您当前位置:中国山东在线 > 新闻 > 正文
更多

山科三下乡:墨溢齐鲁文脉,淬火传承非遗

2023-08-20 16:19:24 来源: 阅读:184650

为响应“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号召,8月1日-8月3日,山东科技大学“寻脉非遗”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济南市...

为响应“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号召,8月1日-8月3日,山东科技大学“寻脉非遗”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城子崖遗址、中国龙山黑陶研究所开展章丘龙山黑陶视角下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三下乡宣讲调研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实践前研讨会

探寻领略文化遗址风采,追溯启封黑陶历史篇章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辉煌历史中,才能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团队成员来到调研首站——城子崖遗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习黑陶的历史发展。实践队走在展厅中央,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诞生的史前文明画卷徐徐展开,黑陶文明也就此开始;移步来到近代城子崖遗址发掘地,大批黑陶文物呈现在眼前,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及VR视频展演,团队成员与文物进行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从一个个的展厅当中,真正体会到了当代黑陶传承人坚守初心,前仆后继赓续传承黑陶技艺。正是精益求精、历久弥坚的工匠精神,在锻打淬火中让黑陶“一窑烧了9000年”,也激励着新时代大学生不断传承文脉、锤炼专业技能,凝聚迈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图为讲解员介绍“一窑烧了9000年”

拜访传承黑陶技艺工匠,亲身践行黑陶制作流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团队成员动身前往调研第二站——中国龙山黑陶研究所、俊国陶艺厂。“龙山黑陶它的制作工艺复杂,要经过选土、晒土、浸泡、沉淀、制泥、制坯、晾坯、修坯、压光、刻花、干坯、烧制十二道工序,哪怕有一步出现错误,就有可能前功尽弃。”龙山黑陶产业协会会长颜世洪与中国黑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德功老师边说边带领团队成员前往俊国陶艺厂。实践队员推开制作工坊的门,在制泥制坯区,黑陶手艺人正裹满湿泥制作泥坯,他们生于此、长与此,是代代传承的“泥人”;在修坯刻花区,他们手拿刻刀,翻转腾挪间雕刻精确到一分一毫;在淬火煅烧区,窑内温度高达上百度,他们在火焰高温中磨练烧陶技艺与煅陶心性。团队成员在传承人的培训指导与教学示范下,参与到制坯工艺中。当真正坐在满是泥浆的黑陶作坊中,队员们历经一个小时在一步步繁琐的程序中,才切身体会到这份持之以恒的坚守不易。一道道工序打造让制品有着“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特点,使得黄河大集上的“世界文化瑰宝”的称号赋予给龙山黑陶才当之无愧。

图为传承人展示黑陶成品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制坯工艺

弘扬赓续黑陶文脉精神,普法宣讲黑陶保护法治

良法善治,德润人心。为弘扬黑陶文脉、普法宣传保护,团队成员分别于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德州市三个地市组织黑陶文化宣讲会、儿童公益课堂与知产普法宣讲会。实践活动中,成员们重点围绕黑陶历史文化、制作工艺流程、品牌专利保护、黑陶传承现状等四个方面分别展开,使受众群体对于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陶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也更加重视黑陶商标品牌保护,同时对于违法使用商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学会甄别。特别是在儿童公益课堂上,实践团队通过卡通手绘图、互动体验操作等方式展现黑陶制作,形式生动有趣,使孩子们眼前一新,更有不少孩子们表示,以后要多跟父母一起去学习制作黑陶。宣讲会反响热烈,在鼓励引导群众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合法权益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也激发了孩子们内心传播黑陶文化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争做小小传承人,为讲好新时代黄河文化非遗故事积蓄力量。

图为宣讲会上宣讲员与孩子们互动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

山东科技大学“寻脉非遗”实践队成员实地调研了章丘龙山黑陶从业人员数量、黑陶作坊的数量与规模,与当地45户居民与20家黑陶作坊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同时发放了215份问卷、举办了6场黑陶非遗文化宣讲会,向各个社会群体普及黑陶文化。

图为团队成员与黑陶传承人合照留念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对对龙山文化生生不息、丰厚滋养的根与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探寻经得起时代打磨的黑陶精品,代代传承坚守。丹青戏韵,笔墨传薪,寻脉非遗实践队将接续逐浪向未来,弘扬黄河非遗文化,奏响新时代之歌!(通讯员:兰煜琦)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read

相关图库hot

热点排行

精彩图文